4號線惠化站2號出口
附上地圖
鐘路區街景
第一個路口左轉
右手邊即是馬羅尼矣(marronnier) 公園 ( 마로니에공원)
順著路標直走
駱山公園
因為山的陵線很像駱駝的背脊所以又被稱為「駱駝山」
也有人把它比喻成巴黎的蒙馬特丘陵
所以也被稱為「首爾的蒙馬特」
走在柔軟的泥土路上
可以暫時擺脫塵囂的大學路 好好欣賞首爾的全景
階梯
雖僅只有100多公尺高
但卻是守護朝鮮時代首都的四大名山(北岳山、南山、仁王山、駱山)之一
俯瞰首爾
從駱山公園散步到過去曾是首爾城廓的惠化門到興仁之門大約2公里的路線中
通往惠化門的風景最為迷人高雅
在市區不平凡地步行首爾城廓的這條路是愛好攝影者的拍攝地
再順著左手邊走
梨花洞壁畫村 就在眼前
可惜沒有走完全區
老舊住宅及小規模廣場鱗次櫛比
破舊的東崇洞一帶因為2006年文化觀光部公共美術促進委員會的企畫事業
「ART in city 2006 -駱山企畫」而重生為公共藝術的名景點
瓢蟲造型電錶
70多位藝術家們合力將從地鐵4號線惠化站沿著放送通信大學牆壁 梨花莊路
往駱山公園上去的天橋變成富有魅力的藝術空間
充滿以 連接 混合 融為一體為主題的
駱山公共藝術企畫的壁畫 雕刻 裝置作品 造景樹 公共看板等充滿個性的作品
花~階梯
如果是韓國綜藝節目的觀眾
一定不會忘記此景
2天1夜的李昇基
哈~~
我也來一張
可惜這翅膀已經不見了 -.-
走著走著
此起彼落的車縫聲音
環繞社區
立體的造型壁畫作品
街道上藝術裝置
馬羅尼矣公園
座落於以年輕和文化的象徵大學路上
鄰近有成均館大學和首爾大學互而命名
1975年首爾大學校區搬遷後所形成的公園
內有很多七葉樹而取名
有小孩子們的遊戲區 室外舞台 噴水池 以及無數個小劇場
自然形成一個文化藝術的場所
比起本身的公園功能 以附近美麗的餐廳和咖啡廳
以及演出嶄新且具實驗性的表演的小劇場更加受人矚目
馬羅尼矣公園雖然充滿周邊的現代化建築之美和年輕的活力
但若能實地走一遍 又彷彿倒轉時光 猶如走進老舊巷子的奇妙魅力
圍繞著公園周邊的紅色磚瓦建築物 是韓國著名建築家金壽根的作品
有ArKo美術館 ArKo藝術劇場 藝總會館 源泉(韓國著名雜誌出版社)等
以這些建築物為基礎 打造一個名為大學路的文化特區
至今還與馬羅尼矣公園一起維持著大學路的命脈
不怕生的鴿子
仔細一看
都長的不太一樣 @@
地鐵裡的小朋友
很可愛
知道在拍他
還害羞的偷看呢
南大門市場
4號線會賢站5 6 7號出口步行5分鐘
南大門市場是韓國最驕傲的代表性傳統市場
圍繞首爾都城的城墎正門 原名為崇禮門
因為位於南邊 所以也稱為南大門
周邊有大大小小約1萬個以上的商店聚集
土產 日用品 食材 醫療用品等供給全國的零售商及消費者
擁有最大的流通系統 不僅韓國人 就連外國遊客也喜愛的景點
排隊人潮不輸台灣的蛋塔風潮
每個阿珠媽都是一盒一盒帶
只有我這個外國人買2顆
下面的是芝麻外皮紅豆內餡的饅頭
好可怕的鐵碗
許多日本遊客
韓國特有的鍋碗瓢盆
高恩燦用的泡麵鍋
石鍋拌飯的飯鍋
韓國烤肉的銅盤
懷舊便當的容器等等
應有盡有
魚漿做的黑輪
裹著熱狗 香腸
南大門市場外圍有著相機街
琳瑯滿目的陳設在櫥窗
有點類似台灣的博愛區
只是這裡好像以二手居多
但已經讓羅德寬看的目瞪口呆
好多東西已絕版
每家店都是這樣規格 @@